医疗仲裁是什么意思?医疗仲裁如何申请?

医疗事故 律知网小编辑
2021-08-06 16:19:49 0人浏览 0人回复
摘要

在民事案件中,双方发生纠纷会先进行调解,在诉讼之前还可以进行仲裁,而医疗纠纷也可以进行仲裁并且比诉讼裁决的快。那么医疗仲裁是什么意思?医疗仲裁如何申请?跟着律知网的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医疗仲裁是什么意思?

  仲裁是指纠纷当事人在自愿的基础上达成协议,将纠纷提交非司法机构的第三者审理,并作出对争议各方均有拘束力的裁决的一种解决纠纷的制度和方式。医疗仲裁就是当医疗纠纷发生后,医患双方在协商解决不成的情况下,双方能自愿达成协议将争议提交医疗纠纷仲裁委员会处理的一种仲裁。

医疗仲裁如何申请?

  可按照下列程序进行:

  1、当事人申请。提出仲裁要求的医患一方应当在纠纷发生之日起规定的时间内(即受理时效内)向医疗纠纷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

  2、案件受理。医疗纠纷仲裁委员会应当在自收到申请书之日起规定的时间内作出受理或不予受理的决定。对决定受理的应通知被诉方,并组成仲裁庭。

  3、案件审理。仲裁庭处理医疗纠纷应当先行调解,在自愿合法的原则下促使医患双方达成和解协议。若调解不成功则不应久调不决,仲裁庭应当及时作出裁决。

  4、仲裁的执行。仲裁裁决书自作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如同法院的裁判书一样,当事人必须履行。当败诉方在不自动履行仲裁裁决的情况下,胜诉方可请求法院强制执行仲裁裁决。通过法院的强制执行能体现仲裁裁决的权威性,在保证实现当事人权利的同时,也保证了医疗纠纷仲裁制度的顺利发展。

医疗仲裁的优势有哪些?

  1、仲裁案件的立案不受地域的限制,不像法律诉讼那样必须由医疗机构所属地的法院受理;

  2、仲裁案件没有标的大小的限制;

  3、仲裁裁决速度比法院诉讼快,在证据齐全的情况下,当天就可以作出仲裁裁决。

推荐阅读
律知网--为百姓方便快捷解决法律难题的法律咨询门户网站,为各地有法律咨询需求的公众提供免费律师在线咨询服务,法律常识浏览及律师和律师事务所查询,各类律师在线为您解决各类法律问题。
  • 官方手机版

  • 微信公众号

  • 商务合作

'); })();